梅干菜蒸肉

小時候,生長在小鎮上,外婆家在鄉下務農,外公、外婆共有5個兒子和媳婦,我的5個舅舅共同耕作約十甲稻田,而5位舅媽則各有一方菜園,依著四季節氣,種著不同的蔬菜,一些菜葉會用來養鷄鴨,大部分蔬菜除了供應自家新鮮吃以外,多的就會拿來曬乾方便保存。
每當回鄉下外婆家時,舅媽們即會殺雞加菜、煎菜脯蛋、梅干菜蒸肉、豬油炒青菜⋯記得當時媽媽笑著對舅媽說:「小美平常在家只吃一碗飯,有了梅干菜蒸肉,好像吃不知停一樣~」後來,家裡的飯桌上也有了媽媽的梅干菜蒸肉了。梅干菜帶給我開味、美味又滿足的確幸感,而背後的意義其實是來自家族的美好連結,是我心中不變的家常美好滋味!
料理技巧:
選擇二年以上的梅乾菜香氣較足。
絞肉選擇胛心肉,肉質較軟Q。
起鍋前先用一支筷子戳入絞肉中,若是硬的,就是全熟了,若仍有軟的部分,那就再蒸至熟為止。
梅干菜蒸肉
小時候,生長在小鎮上,外婆家在鄉下務農,外公、外婆共有5個兒子和媳婦,我的5個舅舅共同耕作約十甲稻田,而5位舅媽則各有一方菜園,依著四季節氣,種著不同的蔬菜,一些菜葉會用來養鷄鴨,大部分蔬菜除了供應自家新鮮吃以外,多的就會拿來曬乾方便保存。
每當回鄉下外婆家時,舅媽們即會殺雞加菜、煎菜脯蛋、梅干菜蒸肉、豬油炒青菜⋯記得當時媽媽笑著對舅媽說:「小美平常在家只吃一碗飯,有了梅干菜蒸肉,好像吃不知停一樣~」後來,家裡的飯桌上也有了媽媽的梅干菜蒸肉了。梅干菜帶給我開味、美味又滿足的確幸感,而背後的意義其實是來自家族的美好連結,是我心中不變的家常美好滋味!
料理技巧:
選擇二年以上的梅乾菜香氣較足。
絞肉選擇胛心肉,肉質較軟Q。
起鍋前先用一支筷子戳入絞肉中,若是硬的,就是全熟了,若仍有軟的部分,那就再蒸至熟為止。
料理步驟
- 1
梅乾菜泡水10分鐘,洗淨切碎備用。
- 2
絞肉置於碗內+2匙醬油拌勻後,加入剁碎的梅乾菜一起拌勻。(若喜歡多點醬汁,可多一匙醬油+一量米杯的水)
- 3
拌勻的梅乾肉放入電鍋內鍋,外鍋放一杯水,蒸至跳起即可。
相似食譜
-
蒸梅干菜肉丸子_電鍋料理 蒸梅干菜肉丸子_電鍋料理
梅干菜是由新鮮芥菜鹽漬後,曝曬成乾所製成,有著獨特的甘醇香氣。將梅干菜切碎拌入肉丸子裡,每一口都有著梅干菜的鹹香甘醇。這是一道美味下飯的家常配菜,也是一道再蒸煮也好吃的便當菜。簡簡單單的調味,用電鍋蒸煮出古早好滋味♪TIPS1.使用的是曬乾的梅干菜60g,泡開後重約120g。2.梅干菜每批鹹度不同,如覺鹹,可加糖調整。3.豬絞肉以3肥7瘦為佳,蒸煮後較嫩口多汁。4.打水動作勿省略,可使肉餡富含水份不乾柴。5.勾芡水的比例為[太白粉:水=1:3]。FB歡迎來聊聊 :)https://www.facebook.com/kitchen18F 18食堂♥︎ -
梅干扣肉 - {客家菜經典} 梅干扣肉 - {客家菜經典}
說到客家菜怎麼能不提最具代表性的梅乾扣肉呢? 在台灣苗栗地區的客家人以醃漬食品稱道,梅干菜就是其中的醃漬食品之一,今天就要利用梅干菜來和大家介紹客家料理的經典美食,梅干扣肉。 - 我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ef.colinchen訣竅提示1. 每家醃製的梅干菜鹹度會稍有不同,所以醬油的比例請依照個人口味自行調整。 2. 最後蒸的時間越長豬肉的口感就越軟爛,因此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變化。 3. 梅干菜可以在傳統的雜貨店買到喔。 - 經典又好吃的梅干扣肉是不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你也快點動手試試看吧。 男人廚房1+1 -
梅干扣肉_電鍋料理 客家菜經典 梅干扣肉_電鍋料理 客家菜經典
梅干扣肉是一道客家經典名菜,也是一道極下飯的料理。飯桌上有它,白飯要多煮一些才行呢♪訣竅提示1.梅干菜須先透過油炒,蒸煮後香氣才會出來。2.梅干菜鹹度不同,醬油份量須略為調整。3.肉片先煎過再蒸煮,豬皮才會Q彈不軟爛。4.喜辣者,紅辣椒不須去籽。5.倒扣動作如不擅長,可直接夾出擺盤,才不會被湯汁燙到。★18食堂FB歡迎您來 https://is.gd/0ggHnC 18食堂♥︎ -
梅干東坡肉_電鍋年菜料理 梅干東坡肉_電鍋年菜料理
東坡肉是一道經典年菜,方方正正的模樣,像極了小金磚,有著財氣滿滿吉祥之意。挑選一塊肥瘦各半的豬五花,先切成一人份的迷你版,加上醬油、糖,和紹興酒來燉煮。再透過一夜的滷汁浸泡入味,烹煮出肉質軟嫩、油而不膩的東坡肉。這回不搭配青江菜,改搭配干鹹甜香的梅干菜,用電鍋就完成這道色香味俱全的年菜囉♪[小撇步]1.用的是6人份內鍋。2.用的是量米杯,1米杯=180ml。3.五花肉略冰凍再切,切面較平整漂亮。4.梅干菜須透過油炒再蒸煮,才會有香氣。5.如用乾梅干菜,則須先冷水泡開後再處理。6.五花肉先煎再滷,豬皮才會Q彈不軟爛。7.喜辣者,紅辣椒不須去籽。8.刈包和荷葉夾的外觀一樣,但荷葉夾尺寸較小。★FB歡迎來聊聊 https://pse.is/S4X32 #好料日記 18食堂♥︎
更多推薦食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