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糕-酒麴起種

白糖糕,在發源地叫倫教糕,其實我沒有吃過,只是被它透亮白嫩的身影吸引,又知道它很特別,是經過發酵的米製品。多數食譜採酵母製作,幾個小時即可完成。但我看了一篇有關發源地廣東倫教真正的倫教糕介紹,其中提到發酵關鍵字「糕種」,勾起我的好奇心,幸運地找到一個詳細的食譜( https://auntyyochana.blogspot.com/2006/10/pak-thong-koh.html),這個食譜源自馬來西亞的一個食譜書雜誌Y3K。從起種到白糖糕完成需時四天左右,做起來真蠻折騰人的,但是一場有趣的經驗,也學習到如何以酒麴起種,至於白糖糕吃起來嗎?我沒吃過真正的白糖糕,難以比較,不過努力的心血總是好吃(^y^)。
白糖糕-酒麴起種
白糖糕,在發源地叫倫教糕,其實我沒有吃過,只是被它透亮白嫩的身影吸引,又知道它很特別,是經過發酵的米製品。多數食譜採酵母製作,幾個小時即可完成。但我看了一篇有關發源地廣東倫教真正的倫教糕介紹,其中提到發酵關鍵字「糕種」,勾起我的好奇心,幸運地找到一個詳細的食譜( https://auntyyochana.blogspot.com/2006/10/pak-thong-koh.html),這個食譜源自馬來西亞的一個食譜書雜誌Y3K。從起種到白糖糕完成需時四天左右,做起來真蠻折騰人的,但是一場有趣的經驗,也學習到如何以酒麴起種,至於白糖糕吃起來嗎?我沒吃過真正的白糖糕,難以比較,不過努力的心血總是好吃(^y^)。
料理步驟
- 1
【製作起種】白飯煮好降溫至35°C以下,酒麴磨碎成粉,取1/2大匙(約3.9克),與1小匙細砂糖均勻撒在白飯上,拌勻,若太乾可加少許冷開水調整,蓋上蓋子,發酵環境溫度維持25-28°C較佳,發酵時間約2天(48小時)。(照片中有兩份,左照食譜,右只添加1克的酒麴。註1)
- 2
【製作糕種】經過2天(48小時),成功的起種出汁,有甜味與酒味。取60克,與100克在來米粉混合均勻,若太乾,添加冷開水調整至黏稠無粉塊,蓋上蓋子,靜置發酵16-18個小時。(剩下的起種可先冷藏保存。註2)
- 3
【製作白糖糕】經過16-18小時,打開糕種的時候會「咻---」,那是氣體洩出的聲音,我用這個聲音推測糕種是否發酵,有氣體表示菌種應有活動,用透明罐子也可以觀察到麵團出現了氣孔。
- 4
【製作白糖糕】(1) 材料A:在來米粉、樹薯澱粉與水拌勻。(2) 材料B:細砂糖與水煮沸(原食譜放了三片斑蘭葉一起煮),先倒一半入A,另一半待2分鐘後再倒入A。(3) 等溫度降至35°C以下,加入材料C:糕種取80克,拌勻並過篩,封好靜置發酵12-14小時。(4) 經過12-14個小時,有微小的氣泡不停冒上來,加入材料D:1小匙油與1/4小匙鹼水(可採1/4小匙小蘇打粉加1小匙水調配後取1/4小匙來替代。)。混合均勻後,倒入刷了油的模子內。
- 5
【蒸製白糖糕】水滾後中火蒸,計時15-20分鐘。(我一次製作的量較少,又無合適大小的圓盤,拿了六吋蒸籠內鋪鋁箔紙作盛盤,還有蓋子可以防滴落的水氣。)
- 6
【冷卻與享用】熱熱的白糖糕很柔軟,待稍微冷卻定型後再取出,待完全冷卻後切片為佳,食用不完可放冷藏。
- 7
【白糖糕版本一】一開始製作的糕種過乾,還看得到粉,經過十幾個小時,也不知道要怎麼判定發酵狀況,擔心發酵不好,所以先以原食譜1/5的量製作白糖糕,糕體是在來米粉與樹薯澱粉,模子找來圓形不鏽鋼便當盒,以電鍋蒸製。看糕體發酵時冒出小氣泡,我想應該多少會發起來,雖然發得不漂亮。口感有些粉,輕微的酸氣(應該是小蘇打水加不足,畢竟1/5的量難抓。)
- 8
【白糖糕版本二】糕種調整濕潤些,讓它再發酵幾個小時觀察看看,發酵狀況明顯變好,以1/4白糖糕的量製作版本二,參考孟老師的乾酵母版本,一半在來米粉與一半蓬萊米粉試試看,以蒸籠蒸製,這次糕體發酵時冒出的氣泡更活躍,6吋的蒸籠成品顯然薄了點,但氣孔細緻,還有那些如鐘乳石般的細線,口感Q彈,無酸氣。
- 9
【註1】買來的白麴一顆約12克,可以兌兩斤(1200克)米做酒釀。所以我推測100克的米飯大概用1克麴即可,才做了兩組試驗,結果只加1克的麴發酵得好慢好慢,幾無出汁。另外我使用的白米是蓬萊米(梗米),不確定原食譜是使用蓬萊米(梗米)或在來米(秈米)。如果做酒釀通常是用圓糯米。
- 10
【註2】剩下的起種,可以再做白糖糕,或直接作為酒釀來食用,不過我把腦筋動到一直想試驗的使用酒粕或麴起種的麵包上,也許還可以來試作真正的酒釀餅!想到這裡就覺得雀躍不已,目前階段正在用麵粉培養酒粕種,不曉得製作出來會是如何。
- 11
【註2-1】麵包成功啦!有興趣可以去找這本書,堀田誠的「發酵:麵包酸味和美味精準掌控」,我做的是其中酒粕起種的麻糬麵包,雖然叫麻糬麵包但是沒有麻糬,而是口感上很像麻糬般Q軟,這是真的,我考慮另外寫一篇介紹這個,因為這個麵包給我許多想法,先分享成果,沒有酸氣,仔細聞可以嗅出淡淡清雅的酒釀味,做出如此特別的麵包,開心極了!
- 12
【註3】米穀粉選擇:傳統白糖糕是水磨米漿,替代可找水磨米粉,市售米穀粉很多,盡量找成分標示確實,含米量百分百不添加其他澱粉的廠商,上下游市集曾經針對台灣的米粉製作一系列調查與報導(https://reurl.cc/L1eMRX),雖然是2013-2014年的資料,但還是可做為參考。當然若有工具,能自磨米漿製作,應是最好的選擇。
- 13
【後記】冷藏後再切片來吃的白糖糕,冰冰涼涼,不需回蒸依舊軟Q,甜度上我覺得配一杯茶作茶點還可以接受,原食譜在煮糖水時添加了斑蘭葉,或許可幫助化解甜膩感,有班蘭葉的話可以試試看。
相似食譜
-
【影片】懷舊白糖糕 (免臭粉) 【影片】懷舊白糖糕 (免臭粉)
小時候在酒樓必會點的點心-白糖糕,甜甜又帶點酸味,非常鬆軟,現在已很難找到了。自己做非常簡單,不用臭粉,將材料拌勻待發酵,再蒸便成,一層層條紋,美味又懷舊!當早餐或下午茶也不錯呢~可到我的Facebook 專頁,看更多食譜及英倫生活分享>http://www.facebook.com/MrsPsKitchen1 Mrs Ps Kitchen -
懷舊白糖糕 [不用臭粉食譜] 懷舊白糖糕 [不用臭粉食譜]
小時候在酒樓必會點的白糖糕,甜甜的又有點酸味,非常鬆軟,現在已很難找到了。自己做非常簡單,不用臭粉,將材料拌勻待發酵,再蒸便成!請也支持我的Facebook 專頁唷*^O^*http://www.facebook.com/MrsPsKitchen1訣竅提示~用酵母代替臭粉,更易發酵及較少酸味 Mrs Ps Kitchen -
黑糖酒香甜米糕 黑糖酒香甜米糕
小時候去喝喜酒,或是吃流水席,那麼多佳餚美饌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這道簡單又樸實的甜米糕。每次甜米糕一端上桌,還無須品嚐味道,它渾圓可愛的外型,就已讓兒時的我兩眼發光,忍不住吞了好幾口口水。米糕香黏、軟爛中卻又帶著些許糯米咬勁,在口裡越嚼越香的滋味,讓我直到成年都還忘不了,但這樣的古早味甜品,目前在外頭已不容易找到,幸好家中還有長輩可請教,讓我仍有機會重溫兒時的美好記憶。把作法學起來之後,無論什麼時候想回味,都不用怕找不到回到過去的辦法了!--小提示:※食譜使用的是長糯米,改圓糯米也可以,長糯米吃起來比較 q,圓糯米比較黏,口感會不太一樣。※免浸泡的小秘訣 => 總米量 : 酒 = 1 : 0.8,依照這個比例可自行調整米量與酒量,例如總米量 5 杯米,就大約 5 * 0.8 = 4 杯酒量※ 米糕當天沒吃完的話放冰箱會硬掉,如果要回熱可以加一點水進去重新蒸,但還是建議當天吃完哦! Yami's Handmade -
懷舊餐桌家常點心- 玫瑰蜜白糖糕(減糖版) 懷舊餐桌家常點心- 玫瑰蜜白糖糕(減糖版)
#懷舊餐桌 4白白Q彈微甜, 有台式發糕的似曾相識, 也有民初西化的優雅風情.年節近了, 特別適合孝敬長輩的懷舊口味. Frances 法蘭西斯Kuo -
酒漬洋梨紅酒蛋糕 酒漬洋梨紅酒蛋糕
延續上一篇~做了"紅酒漬洋梨"發現那剩下的紅酒漬味道太讚了ˊ都是精華耶~所以又再次發揮胡搞瞎搞精神ˊ做了紅酒蛋糕ˊ口感和風味果然正點ˊ超好吃的ˊ香濃濕潤ˊ每一口都大大滿足ˊ剛完成我就吃掉半個了........訣竅提示對料理有興趣也喜歡歐巴桑食譜分享的朋友歡迎一起加入{歐巴桑的快樂廚房},讓我們一起品嚐幸福的味道~https://www.facebook.com/OuBaSangDeKuaiLeChuFang家常菜ˊ烘焙ˊ中式點心ˊ異國料理....持續PO中歐巴桑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P1icrCyTEQeTSAvBtckI1Qusktk- 歐巴桑的快樂廚房
更多推薦食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