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沙鹼粽/用小蘇打粉第一次做就成功/鹼味淡且不苦(全素)

小方饅頭
小方饅頭 @apple

⭕傳統鹼粽是在糯米裡加入鹼油,而煮時需在水裡加入三偏磷酸鈉,這樣子的鹼粽口感可以很Q彈,但是小方家不愛市售傳統鹼粽,總覺的鹼味重,口感帶有苦味,今天試試看使用小蘇打粉製做,只有淡淡的鹼味,冰鎮後口感也有Q彈,且家裡的小孩很喜歡吃,第一次做就成功😊
⭕包粽子的方法,youtube上有很多影片大家可以自行參考,這裡就是簡單放上自家包法的分解圖,小方的外婆家是6-70年賣南部粽的老店,家族的人都是吃粽包粽長大的, 對於包粽子,可以說是閉著眼都會包,所以初學者慢慢來就好,初期只求邊角都有折好,米粒不會漏出來即可,有機會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囉~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好料日記

紅豆沙鹼粽/用小蘇打粉第一次做就成功/鹼味淡且不苦(全素)

⭕傳統鹼粽是在糯米裡加入鹼油,而煮時需在水裡加入三偏磷酸鈉,這樣子的鹼粽口感可以很Q彈,但是小方家不愛市售傳統鹼粽,總覺的鹼味重,口感帶有苦味,今天試試看使用小蘇打粉製做,只有淡淡的鹼味,冰鎮後口感也有Q彈,且家裡的小孩很喜歡吃,第一次做就成功😊
⭕包粽子的方法,youtube上有很多影片大家可以自行參考,這裡就是簡單放上自家包法的分解圖,小方的外婆家是6-70年賣南部粽的老店,家族的人都是吃粽包粽長大的, 對於包粽子,可以說是閉著眼都會包,所以初學者慢慢來就好,初期只求邊角都有折好,米粒不會漏出來即可,有機會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囉~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好料日記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分享

預備食材

2小時+泡米的時間
20顆 成品約100g
  1. 圓糯米 600 g(泡好約900g)
  2. 紅豆沙 400 g
  3. 沙拉油 2 T
  4. 中型粽葉 約40張
  5. 粽繩 1 束
  6. 小蘇打粉5g+水30g

料理步驟

2小時+泡米的時間
  1. 1

    前製作業(於前一晚製做)
    ⭕乾粽葉直接入鍋中水煮,水需淹過粽葉,上面可壓個盤子以防浮起,加蓋水滾煮三分鐘熄火,靜置到隔天,或至少泡1小時備用。
    ⭕圓糯米洗靜,加1倍水量,放冰箱泡一夜,或至少室溫泡2小時備用。

  2. 2

    備料:
    1️⃣小蘇打5g+水30g拌一下,放入電鍋蒸一米杯水(約15分鐘),放涼。
    2️⃣泡好的米徹底瀝乾水份,加入小蘇打水(小蘇打水底下如有結晶要壓勻再加入),充份與米粒混勻,米的顏色會馬上變黃(圖二),靜置一小時, 中途 翻拌二次,使其更均勻,要包之前再加入沙拉油拌匀。
    3️⃣泡好的粽葉清洗一下,瀝乾。
    4️⃣紅豆沙分餡每個20g,事先冷凍起來,硬一點會比較好包,可以減少米粒因擠壓而陷進豆沙裡。
    5️⃣粽繩找一個高處吊起,較好操作。
    🔺️ 加熱小蘇打的作用,可以讓它變成鹼水,效果會比直接拌入小蘇打粉來得好,而且只需要一點點用量。

  3. 3

    包:
    把粽葉折出個尖角,成為一個三角型碗狀。
    🔺️粽葉通常大小不一,一顆用兩片,可以大小配,中中配,真的太小也可以用三~四片,主要是調整成合適的大小。

  4. 4

    先放入1/3米量→放紅豆餡→再放2/3米量,盡量讓紅豆餡保持在中心處,每顆米重量約45g。

  5. 5

    輕輕合起,不要過度用力,確定兩邊合起處皆有折角,再將上方粽葉往右邊回折,保留內部還有2-3成的空間,米粒在煮的時候還會漲大,所以粽子內部會有點鬆鬆的感覺。

  6. 6

    包好在粽子中間處綁上兩圈,不會掉但也不過緊的程度。
    ⭕這次買的粽葉比較瘦一點,所以包出來外型比較長,大家可以依照粽葉大小調整外型。

  7. 7

    煮:
    ⭕壓力鍋煮法-粽子冷水下鍋,調整一下位置不要讓鍋內太多空隙,每個粽子都有淹在水裡(上面可加個盤子防浮起),冷水煮至壓力鍋上氣,轉中小火續煮一小時,熄火悶20分,取出。
    ⭕一般水煮法-粽子冷水下鍋,調整一下位置不要鍋讓內太多空隙,每個粽子都有淹在水裡(上面可加個盤子防浮起),冷水煮至水滾,轉小火續煮2.5~3小時,熄火悶20分,取出,中間視情況增加水量。

  8. 8

    取出吊起瀝乾水份放涼,剛出爐的粽子很軟,要小心別壓變型,再攤開來放冷藏半天以上即可食用,隔夜口感更Q,三~四日內吃完。

  9. 9

    如果一次做太多可以冷凍保存,要吃時再解凍加熱,放涼冰涼就可吃囉😊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今日菜單
小方饅頭
發布於
小方在近幾年積極考取食品相關證照,目前已考取中餐乙證及中餐素/烘焙/中麵/西餐等多張丙證, 尤其對麵食類特別有興趣, 將陸續整理食譜配方上來與大家分享…
繼續閱讀

相似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