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麵疙瘩 Ñoquis de Malanga

TOOTS
TOOTS @toots
台灣

做義式麵疙瘩有個比例:麵粉佔馬鈴薯(壓成泥之後)重量的30%以下。我喜歡把這個比例壓到10%左右,因為麵粉的比重越多,麵疙瘩的口感就越厚重有嚼勁,有的甚至像在吃Haribo軟糖。

但麵粉比例少很黏手,解決之道是參考高含水麵包的做法,麵團搓成長條狀的時候記得先在揉麵板上撒夠麵粉,如此就很容易做成口感輕軟的麵疙瘩啦!

這裡我用芋頭取代馬鈴薯,做出少見的芋頭麵疙瘩。

話說在台灣買芋頭,不但有代削服務,如果削到品質不好的芋頭,老闆還會再幫顧客選一個好的,超佛心的!🫶🏼 但在國外一切自己來,買到不好的只能自認倒霉...

芋頭麵疙瘩 Ñoquis de Malanga

15 人收藏了這篇食譜

做義式麵疙瘩有個比例:麵粉佔馬鈴薯(壓成泥之後)重量的30%以下。我喜歡把這個比例壓到10%左右,因為麵粉的比重越多,麵疙瘩的口感就越厚重有嚼勁,有的甚至像在吃Haribo軟糖。

但麵粉比例少很黏手,解決之道是參考高含水麵包的做法,麵團搓成長條狀的時候記得先在揉麵板上撒夠麵粉,如此就很容易做成口感輕軟的麵疙瘩啦!

這裡我用芋頭取代馬鈴薯,做出少見的芋頭麵疙瘩。

話說在台灣買芋頭,不但有代削服務,如果削到品質不好的芋頭,老闆還會再幫顧客選一個好的,超佛心的!🫶🏼 但在國外一切自己來,買到不好的只能自認倒霉...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分享

預備食材

4人份
  1. 蒸過的芋頭500公克
  2. 雞蛋1顆
  3. 鹽5公克
  4. 中筋麵粉50公克
  5. 中筋麵粉約25公克,防止沾黏用

料理步驟

  1. 1

    芋頭切成約5公分小塊,用大火蒸20-25分鐘,切記不要滴到水,趁熱撒上鹽,壓成泥。稍微放涼後打入雞蛋,拌勻,再倒入中筋麵粉,揉成黏土質地。

  2. 2

    麵團分成4等分。撒上適量的麵粉於揉麵板,取出一份麵團,搓成長條狀,約比大拇指粗,再用刀子切成2公分小塊。剩下的麵團重複上述的步驟。

  3. 3

    用叉子在切過的小麵疙瘩上壓出叉痕,這是為了幫助吸附醬汁,因此不要省略。

  4. 4

    煮芋頭麵疙瘩的方法:水中加入適量鹽,約海水鹹度,水滾後下麵疙瘩,麵疙瘩浮起即可撈出。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Cooksnap

你做過這道料理嗎?分享你的成品照吧!

相機和炒鍋的手繪插圖
今日菜單
TOOTS
TOOTS @toots
發布於
台灣
曾經拿沙拉脫炸薯條的廚房門外漢;現在是每日料理三餐的家庭主婦✌🏼
繼續閱讀

相似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