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麴酒種貝果

Kitchen Time
Kitchen Time @kitchentime

久違了這裡😊,因為這是最近很喜歡的貝果,已成每周固定習作,想分享一下。這個貝果食譜其實是從一個叫こむぎプラスTV的youtube頻道學來的,大家可以搜尋看看,其中也有如何以米麴起種製作酒種酵母的教學影片,不過我曾試著做卻失敗了,麵包發不太起來,應該是當時對酵母活性掌握還不太好,後來還是以堀田誠的書「發酵 : 麵包酸味和美味精準掌控」中所教的米麴酒種續種方式救活原本的種,有興趣的話可以找這本書來看看。

做過幾種版本的貝果食譜,有採商酵的直接法、間接法,也有使用麵粉餵養的野酵液種方法,這個以酒種製作的貝果,整理比較各食譜後有稍微調整原配方,是目前為止最喜歡的,口感上它是個較有嚼勁的貝果,酒種即使發酵時間長也不會有野酵的特殊酸氣,製作上時間亦較為彈性,因為它採低溫冷藏發酵,一起來試試看吧!

米麴酒種貝果

久違了這裡😊,因為這是最近很喜歡的貝果,已成每周固定習作,想分享一下。這個貝果食譜其實是從一個叫こむぎプラスTV的youtube頻道學來的,大家可以搜尋看看,其中也有如何以米麴起種製作酒種酵母的教學影片,不過我曾試著做卻失敗了,麵包發不太起來,應該是當時對酵母活性掌握還不太好,後來還是以堀田誠的書「發酵 : 麵包酸味和美味精準掌控」中所教的米麴酒種續種方式救活原本的種,有興趣的話可以找這本書來看看。

做過幾種版本的貝果食譜,有採商酵的直接法、間接法,也有使用麵粉餵養的野酵液種方法,這個以酒種製作的貝果,整理比較各食譜後有稍微調整原配方,是目前為止最喜歡的,口感上它是個較有嚼勁的貝果,酒種即使發酵時間長也不會有野酵的特殊酸氣,製作上時間亦較為彈性,因為它採低溫冷藏發酵,一起來試試看吧!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分享

預備食材

2天
8個,每個約100克
  1. 高筋麵粉(80%) 400 克
  2. 全麥麵粉(20%) 100 克
  3. 米麴酒種(15%) 75 克
  4. 水(40-50%) 200-250 克
  5. 鹽(1.8%) 9 克
  6. 麥芽精(0.5%) 2.5 克

料理步驟

2天
  1. 1

    【米麴酒種】如果沒有米麴酒種,推薦看堀田誠的書「發酵 : 麵包酸味和美味精準掌控」從零開始培養,使用的是米麴起種的酒種。

  2. 2

    【混合】先混合麵粉與鹽,乾料。酒種、水與麥芽精混合,濕料。再把乾料加到溼料上混勻,用小刮板可協助這一階段的拌勻,方便好使力。

  3. 3

    【DDT】溫度對酒種麵團很重要,希望混合好的麵團溫度落在25-27°C,我通常是設定25°C,因酒種不像酸種有麵粉,我把它跟水放在一起算,有三個固定溫度:室溫、粉溫與摩擦係數,取某天製作的紀錄做例子,把預設麵團溫度25x3=75,75-20(室溫)-22(粉溫)-10(我自己手揉10分鐘的摩擦係數)=23(需要的水溫),然後我把酒種跟水混合調整到需要的溫度23°C。接著揉麵後,大概就會落在需要的麵團溫度了。

    在kingarthurbaking網站上的這兩篇文章,我覺得講得很清楚,雖然家庭製作量小,或許多數時候還好,但在太熱或太冷的天氣下,仍然挺適用的,特別若是使用電動攪拌機,你可以了解自己的攪拌機摩擦係數。
    預設麵團溫度https://www.kingarthurbaking.com/blog/2018/05/29/desired-dough-temperature
    如何決定與修正摩擦係數
    https://www.kingarthurbaking.com/blog/2018/08/27/determining-the-friction-factor-in-baking

  4. 4

    【揉麵】混合好的麵團先靜置3分鐘,移到工作平台上,開始揉麵約10分鐘,感覺麵團緊繃就靜置5-15分鐘讓麵筋放鬆,就會變得較柔軟好揉很容易可以整理得表面光滑。貝果麵團含水量低,不求薄膜,只要揉到表面光滑、按壓有彈性就可以了。

  5. 5

    【發酵】室溫25-28°C,發酵2-3個小時,麵團會略膨脹,不到2倍。接著放進冷藏8個小時以上。在這裏我從原食譜中學到一個方便的方法,揉好麵團後放進一個厚的塑膠袋裡,留一些空間擠出空氣綁緊,室溫發酵後直接進冰箱冷藏,讓麵團在有限的空間長大約一倍大。

  6. 6

    【分割】從冰箱取出麵團,分割成8份,每個先整理成小圓球,靜置15-20分鐘。

  7. 7

    【整形】推薦在youtube上面搜尋「bagel shaping」,有好多整形手法,找個適合自己的,這裡紀錄一下我常做的。先把麵團桿平,翻面,轉90度,由上往下捲。

  8. 8

    【整形】把收口捏緊,搓長麵團,收口朝上,打開一端以擀麵棍稍壓平,形成翅膀,將另一端放進壓平的翅膀內,從兩側拉起捏緊收口。

  9. 9

    【發酵】整形好的貝果,收口會在同一條線上。翻面,收口朝下,覆蓋麵團防止乾燥,發酵約1小時,觀察它是否變得輕盈,戳下去回彈緩慢。此時可準備預熱烤箱,有石板可以一起250°C預熱。

  10. 10

    【水煮】煮一鍋水,沸騰後轉中小火,放入貝果,每面煮45秒。取出在網架上瀝乾。單純用水煮貝果,但如果喜歡像pretzel那樣的脆皮與氣味,輕微一點,可以用水100%加1%的碳酸鈉來煮貝果,這樣的貝果外皮顏色較深,帶著鹼水煮的特殊香氣,皮也較脆,千萬千萬不要放過量碳酸鈉,烤出來皮會帶苦(曾經發生的慘劇😶)

  11. 11

    【烘烤】250°C烤15分鐘,中途可轉向均勻烤色。有放石板的話,幾分鐘後需要降低下火,否則底部容易過焦。出爐!

  12. 12

    【冷卻與保存】收口沒有在底部,可能就會變成這樣開口笑😅。冷卻後可以先剖開貝果,然後冷凍保存,回烤先在表皮噴水,小烤箱烤5分鐘左右,或者氣炸鍋150°C預熱,貝果表皮噴水後150°C烤5-6分鐘(我覺得這樣回烤出來的貝果蠻好吃的。)

  13. 13

    【抹茶貝果】抹茶的微苦,塗上Cream Cheese真是絕配!把總麵粉量的4%調整成抹茶粉就可以了,如下:高筋麵粉76%,全麥麵粉20%,抹茶粉4%。

  14. 14

    【食譜調整】考量到需要低溫冷藏發酵,所以我加了麥芽精。原食譜其實有加糖,如果喜歡柔軟一點的麵團可以照原食譜加5%的糖。

  15. 15

    【酒種如何續種】一旦培養完成,可放在冰箱冷藏保存,我固定一周做一次酒種貝果與吐司,雖然書中寫米麴酒種冷藏只可保存3-4天,不過目前以一周一次的方式續種做麵包是OK的。

    每周以書中培養最後一天的方式續種,先規劃好何時希望麵包出爐,例如星期日,如此往前推:
    星期四晚上八點,從冰箱取出酒種,續種,28°C放12小時。
    星期五早上八點,把酒種打開搖晃一下,此時會有許多大小氣泡,聽得見冒泡聲,28°C放12小時。
    星期五晚上八點,把酒種打開搖晃一下,氣泡變得更細緻,一樣有冒泡聲,這時已經過24小時,接著把酒種放回冰箱冷藏一個晚上讓它比較穩定後再使用。
    星期六任何時間,把貝果麵團揉好室溫發酵後,放冷藏發酵。
    星期日早上,分割整形發酵水煮烘烤,貝果出爐!

    P.S.有發酵箱的話,維持恆溫方便多了,如果沒有的話,以前我是用保麗龍箱,放一小杯熱水保溫,現在有一台可調溫與定時的優格機,方便許多,我甚至把優格機放在保麗龍箱裡幫助麵團發酵(冬天好需要)。看過一種電子冰箱,可調冷調熱,冬夏都適用,我覺得也可以考慮。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Cooksnap

你做過這道料理嗎?分享你的成品照吧!

相機和炒鍋的手繪插圖
今日菜單
Kitchen Time
Kitchen Time @kitchentime
發布於
豆皮與睡寶的廚房冒險
繼續閱讀

留言 (3)

相似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