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我の配方

肉骨茶要加醬油(魚露)&蒜頭?煮了之後才發現、那個靈魂的味道是來自它,這是我實驗多次的結果。
上網認真研究名廚們的配方,有強調月桂葉、白胡椒粒、也有說桂皮丁香八角的,上次我還抄了一個配方去中藥店抓。
在某個角落我發現有人加醬油?中藥材怎麼會加醬油?有人加魚露、這可以瞭解因為星馬地區都很習慣用魚露,老詹強調白胡椒。就這樣集眾名廚的食譜,我認真煮過很多次,終於我找到記憶中我想要的肉骨茶味道。
那是2002年在新加坡機場轉機時的晚餐,很有厚度帶有甜甜味道黑黑的湯,非常吻合當天生日正準備飛向神秘國度埃及🇪🇬旳我。就是那個味道濃厚層次豐富,像是在冒險的軌道上、看是黑色卻甜上心頭,雖然眼口不一卻也衝突出和諧來。
我の配方。
@cook_0900778111 我這次很認真的紀錄我使用的「量」😋感謝你的指導。
#愛分享
肉骨茶~我の配方
肉骨茶要加醬油(魚露)&蒜頭?煮了之後才發現、那個靈魂的味道是來自它,這是我實驗多次的結果。
上網認真研究名廚們的配方,有強調月桂葉、白胡椒粒、也有說桂皮丁香八角的,上次我還抄了一個配方去中藥店抓。
在某個角落我發現有人加醬油?中藥材怎麼會加醬油?有人加魚露、這可以瞭解因為星馬地區都很習慣用魚露,老詹強調白胡椒。就這樣集眾名廚的食譜,我認真煮過很多次,終於我找到記憶中我想要的肉骨茶味道。
那是2002年在新加坡機場轉機時的晚餐,很有厚度帶有甜甜味道黑黑的湯,非常吻合當天生日正準備飛向神秘國度埃及🇪🇬旳我。就是那個味道濃厚層次豐富,像是在冒險的軌道上、看是黑色卻甜上心頭,雖然眼口不一卻也衝突出和諧來。
我の配方。
@cook_0900778111 我這次很認真的紀錄我使用的「量」😋感謝你的指導。
#愛分享
料理步驟
- 1
川燙排骨(時間約6-8分鐘)。 1⃣️排骨洗淨中火冷水慢慢煮出雜質, 並且邊煮邊撈掉雜質。
冰箱若有一些薑皮、蔥尾、更甚是一些根莖類的皮或菜梗⋯都可以不要浪費,讓食材發揮最後旳功能,冷水放人也可以增加去腥的功能。
2⃣️撈起排骨用飲用水再度清洗乾淨,尤其是骨頭上的血水,這是腥味的來源。 - 2
2、將湯鍋(飲用水2500cc)置於黑金爐熬煮:
1⃣️將所有藥材&米酒冷水放入。
2⃣️水滾放入川燙好的排骨。
2⃣️時間:
如果挑選「粥湯功能」時間會需要1.5小時才會有一鍋我滿意的湯,所以我會將火力先調整至「熱炒」約莫10-13min滾了才調整至「湯粥」燉煮60min以上。 - 3
起鍋前加入調味料(魚露、醬油、白胡椒)即可。
- 4
🧚♀️其它: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の專屬肉骨茶。
如果不是很習慣我的味道、我還是建議醬油和蒜頭一定要放。
相似食譜
-
肉骨茶排骨山藥豆子湯 肉骨茶排骨山藥豆子湯
#蛋白質餐肉骨茶(Bah Kut Teh)最早出自馬來西亞吉隆玻三十公里以外的巴生港,明末清初時很多華人下南洋去找機會, 因為英國殖民者在當地搜刮了大量資源需運回英國,在巴生建立了深水碼頭,很多華人在此謀生由於做的是苦力和體力活,為了維持體力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需要進補,所以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加上當地的香料,製成肉骨茶包,早上出門前,燉煮排骨並配上白米飯或油飯,來增加體力。一開始肉骨茶屬於窮人家的食物,湯裡也就有只骨頭、內臟和一些碎肉。二次大戰後開始有人以此做生意,在肉骨中增加中藥配方沒想到大受食客歡迎,實際上這算是一款藥湯,因為叫藥不好聽,就叫肉骨茶,但裡面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而且很多人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現在肉骨茶已從當年的窮人食物,發展成貧富及男女老幼都喜歡的著名美食之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到處可見。在當地每個廚師、每家店都有自己獨特的肉骨茶配方,新加坡的多被稱為海南派,馬來西亞為福建派,海南派重胡椒味,福建派重藥材。我自己是比較喜歡新加坡口味的海南派, 胡椒味重一點但藥材味不明顯, 所以我都買游建好的肉骨茶包, 喜歡馬來西亞或福建派口味的我建議可以買A1的肉骨茶包, 便宜又好喝! Justina賈斯汀娜 -
松發潮州肉骨茶~簡易料理包 松發潮州肉骨茶~簡易料理包
有別於黑黑的肉骨茶,新加坡的肉骨茶沒有濃濃的中藥味而是滿滿胡椒味只要一包料理香料包,一盒排骨,二大顆蒜頭~簡單完成#Cookpad廚藝賞2019 Chyi
更多推薦食譜
留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