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笙雙貝羹
料理步驟
- 1
#竹笙處理 一般竹笙帶有少許菇菌怪味,這是來自它獨特的氨基酸,也有人說竹笙帶有硫磺味,只要事先處理,就可以除味、變成方便又營養的食材。竹笙預先浸泡3-5小時,期間可以不時用手把竹笙揸乾再換水,大約換3-5次就好。泡發後,煮滾一大鍋水,直接把竹笙滾5-10分鐘,取出後沖凍水,把根部硬嘴剪去,由於竹笙是網狀菌類,網裡容易藏有泥塵,沖凍水時可以輕輕把網撐開,用手摵走污垢。一般我每次買回來都會全包一次過處理,處理好的竹笙,可以切成兩段,暫時用不到的,直接鋪平放保鮮袋,放入冰箱即可,下次使用前浸泡解凍,即可恢復原狀。頭和根部不夠厚和形狀不佳的部份切碎做羹、中段又圓又厚的部份可以留起做菜宴客或燉湯。
- 2
金華火腿略沖,擦上少許米酒和糖,蒸10分鐘,此步驟可去除油味,放涼切薄片、再幼成絲備用;瑤柱仔略沖,浸10分鐘;煮滾1公升水,放入薑、火腿絲、瑤柱仔煮30分鐘左右,至出味成為高湯。 一般煲湯煮羹我都會用小顆的瑤柱仔,食味同樣鮮甜,只是賣相不豪華,家常使用比較經濟,而且小顆不用久泡、同時容易煮軟,用起來很方便。「瑤柱乃扇貝的乾製品,性平,味甘鹹,功能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常吃健脾生津、利尿消腫,對於調降血壓、膽固醇及軟化血管,據說相當有效。」
- 3
急凍帶子解凍,洗淨;金菇連包裝袋切去根部,再取出略沖後切4-5段;甘荀洗淨去皮切成絲再切小粒;本菇切去根部,用手摘成小朵;竹笙處理好後取50克頭和根部切碎備用。
- 4
甘荀粒放入高湯煮10-15分至軟身,加入金菇、本菇煮熟,最後加入竹笙、帶子,加米酒、鹽、糖、胡椒粉調味,試味後用粟粉水埋獻至適當稠度即可。
相似食譜
-
湯水篇|竹笙雙耳雞絲羹 家常簡單 靚湯 (附影片) 湯水篇|竹笙雙耳雞絲羹 家常簡單 靚湯 (附影片)
節日過後, 通常有剩餘的食物存放不知如何消耗? 今天, 我們會用餘下的雞來做湯水竹笙俗稱竹蓀,又名竹參,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被稱為「雪裙仙子」世界各國均有分佈,但是各地品種不完全相同,其中以中國西南各省分佈較廣,食用品種質量也較為優質。竹笙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提高免疫力的目的。補腦寧神、降壓降脂、補腎壮陽、益胃清腸、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功能。药用價值高,有類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注意事項 : 性涼,脾胃虛寒者、腹瀉者不宜多食。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溫潮濕的地方,開封後請儘快食用。請訂閱以表支持🙇🙇🙇Facebook: Small House Cookinghttps://bit.ly/3cOnd1yInstagram: small_house_cookinghttps://bit.ly/3hli98vYouTube: Small House Cooking 蝸煮https://bit.ly/3cVknYL#阿媽湯水 #中式湯水 #保健食療 #中湯 #中式 #湯品 #湯水 #湯 #簡易 #簡易料理 #料理 #烹飪 #Small_House_Cooking #蝸煮 蝸煮 Small House Cooking -
【美顏💜恩物】花膠瑤柱羹 【美顏💜恩物】花膠瑤柱羹
花膠極有滋補食療作用,有 豐 富 的 膠 質 及 蛋 白 質,滋 陰 養 血 。今次自己做,成個人滑晒Bling bling 😘😉⭐! ZareenMama -
粟米魚肚羹[超簡單食譜] 粟米魚肚羹[超簡單食譜]
粟米湯經常會做,大人小朋友都喜歡,而加了魚肚,頓時令平凡的粟米湯添了點味道。在酒樓用膳經常會點的湯,在家做超簡單,一大鍋,大滿足!請也支持我的Facebook專頁唷*^O^* http://www.facebook.com/MrsPsKitchen1 Mrs Ps Kitchen -
【煲系列】上湯魚翅羹 【煲系列】上湯魚翅羹
如何烹調六星級酒店的魚翅湯?肥舅父魚翅煮法食譜附魚翅影片教學 ->> https://youtu.be/nWsWe4yJt6g或到我的FB頁發問 ->> https://www.facebook.com/goytonskitchen/希望幫到你吧 ! 肥舅父 -
臺式料理:膏膏羹(復刻改版) 臺式料理:膏膏羹(復刻改版)
嗯?不知道什麼是「膏膏羹」?這是屬於老新竹人記憶中獨特且美麗的名字。膏(ㄍㄜ),就是華語「濃稠」的意思(啊…您知道的)外地人如果來到新竹市,十之八九會去趟最具美食代表的城隍廟口,十之八九會注意到在某攤位牆上,就寫著大大的「ㄍㄜㄍㄜ羹」。它正是臺灣最夏天、最道地的傳統料理:羹湯。放暑假前的某一週、某一天,辦公室裡一位教歷史的新進同仁,在教導學生課業時突然說:「夜市小吃算什麼美食?臺灣沒有飲食文化,也沒有美食,全世界都知道。」哇!我咧…可以感到自己的瞳孔在瞬間放大(和宇宙一樣大了…還可以看到自己的眼珠子已經翻到後腦勺去了)。所以,我教了一整學期的臺灣飲食文化變遷,還讓學生搜尋「臺灣菜」、「臺灣料理」…是在…裝笑微嗎?我愛臺心中當真容不下這粒偌大細沙,暗自叨唸著,放暑假一定要找時間放上一篇足可代表臺灣飲食文化的臺灣菜,雖然身為職業婦女(雖然放假ing),真格沒什麼空可以偷,依然有種膨脹的使命感,覺得這篇食譜是非鋪不可的…即使類似食譜可能多到會令人反胃(…!?)台灣的夏天之熱,眾所皆知(這才真叫全世界都知道),這種熱非同一般熱帶國家夏天的熱,還加上海島型的濕氣與鹽分,是既熱又悶且濕加黏,不僅讓人時萌厭世心,甚至讓人即使餓到號稱前胸貼後背的程度,也覺得倒足了胃口。但,農業時代擔起家庭生計的主角們,卻「食袂落去」可怎麼得了?於是,利用粉類包裹食材煮成湯品會變得滑溜順口的特性,這種piece of cake便能囫圇吞下肚的料理方式,羹,便在一眾佳餚裡脫穎而出。再加上專為對抗臺灣熱、悶、濕、黏而發展出的酸甜調味,不論是加豬肉、鴨肉或加魷魚,用魚漿、貢丸漿或粉漿,佐以高麗菜、菠菜、竹筍等菜料,或芫萎或芹菜或九層塔來提香…都是臺灣歷久彌香的飲食代表,百年傳承的好滋味。不介意,就請看看我的復刻版羹湯,以及復刻中所使的小小心機吧!#夏天食譜 Artism -
家常什錦羹 家常什錦羹
綜合山海陸的各式食材,發揮每種食材的美味,調製成鮮美又滑口的羹湯,每一口都是極致享受,搭配米飯和麵條都是絕佳選擇,也是台灣家庭全家大小都喜愛的家常湯品。訣竅提示世界上的食材沒有一樣是十全十美,就像人一樣。學習食材,善用食材,適量食用。 蜜塔木拉咖啡 https://www.facebook.com/mitamuracafe 日語教室 https://www.facebook.com/mitamuraschool 食材研究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7824182738678/天然酵母烘焙研究會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tamuracafe 蜜塔木拉
更多推薦食譜
https://cookpad.wasmer.app/tw/%E9%A3%9F%E8%AD%9C/1131943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