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素食年菜大封吃素有福🙏 南無阿彌陀佛 🙏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cook_ceoleo
極樂世界

#愛分享
普通不起眼的食材,做出一道大菜;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豪門也吃不起的樣子。^^

東坡肉~素食年菜大封吃素有福🙏 南無阿彌陀佛 🙏

20 人收藏了這篇食譜

#愛分享
普通不起眼的食材,做出一道大菜;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豪門也吃不起的樣子。^^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分享

預備食材

20 分鐘
4人份
  1. 冬瓜:2吋方塊1塊
  2. 猴頭菇:2朵
  3. 素肉燥:1碗
  4. 雞蛋:1顆
  5. 香菇:2朵
  6. 青江菜:8棵
  7. 香菜:1棵
  8. 薑片:3片
  9. 八角:3粒
  10. 調味料
  11. 台鹽高級碘鹽:2t
  12. 胡椒粉:2t
  13. 太白粉:4T
  14. 陳年醬油:2T
  15. 香菇素蠔油:2T
  16. 二砂糖:2T

料理步驟

20 分鐘
  1. 1

    備料。
    猴頭菇沖洗淨/泡冷水2小時/切小塊。
    香菇沖洗淨/泡水2小時/切絲。

  2. 2

    冬瓜去外皮。
    冬瓜內部切割成"凹"字型溝槽。
    猴頭菇冷水入鍋/沸騰後再烹煮10分鐘。

  3. 3

    猴頭菇起鍋冷卻後/水瀝乾切成細末。
    猴頭菇與素肉燥1比1/加入1顆蛋黃/攪拌均勻。
    (蛋白蛋液保留備用)
    加入2T太白粉/攪拌均勻,摔、打、搥、揉、捏…呈現黏性。

  4. 4

    冬瓜凹凸部位塗上一層厚厚的太白粉,以利食材吸附。
    餡料捏塑成型/外表均勻塗上蛋白蛋液。

  5. 5

    冬瓜外表/均勻抹上深色陳年醬油。
    燒一鍋7分燙的熱油/素食大封放入撈勺/輕柔放入熱油鍋中,以免熱油噴濺。
    素食大封放入油鍋油炸(初放入定色不可移動)/使用鐵勺淋上鍋內熱油使其著色均勻。
    (定型上色之後,再翻面雙面油炸上色。)

  6. 6

    均勻上色/即可起鍋。
    燒大封滷汁:
    炒鍋內下油/熱鍋熱油/放入薑片、八角、辣椒拌炒。
    加入香菇水、50cc醬油、胡椒粉、二砂糖、蠔油、香菇絲/煮至沸騰。

  7. 7

    滷汁全部倒入素食大封碗內/淹沒。
    另取一鍋/2000cc冷水加熱至沸騰/素食大封放入其中/轉小火/蒸煮20分鐘。
    另取一鍋汆燙青江菜:
    鍋內加水煮至沸騰/加入1t精鹽、1t二砂糖(提鮮去澀)、1t沙拉油(翠綠光亮)/青江菜下鍋汆燙/5秒即可起鍋/放入盤中備用。

  8. 8

    青江菜起鍋放涼備用。
    素食大封蒸煮20分鐘後開蓋。
    挑去所有食材/保留素食大封在碗中。

  9. 9

    素食大封碗內滷汁/倒入炒鍋中/小火加熱。
    素食大封倒入盤中/冬瓜部分使其朝上。
    (此時素食大封已經全熟比較脆弱,處理過程必須謹慎小心翼翼操作,以免功虧一簣。)
    大封滷汁小火加熱勾芡:
    加入1t陳年醬油煮至沸騰/ 轉小火攪拌滷汁/慢慢加入太白粉水勾芡/加入1t沙拉油 (讓油在勾芡上面漂浮,產生濃亮的顏色。)

  10. 10

    勾芡完成/冬瓜先劃刀/芡汁均勻淋在素食大封上面以及週邊。
    週邊擺上青江菜/盛盤完成。
    素食大封橫切面~肥瘦有緻。^^

  11. 11

    所謂1大匙1小匙是多少?
    食品原料行有一把4支的量匙可買,以下分為:
    1大匙= 1T = 15ml(cc)
    1茶匙= 1t〈1小匙〉= 5ml(cc)
    1/2茶匙=2.5ml(cc)
    1/4茶匙=1.25ml(cc)
    一杯約=240cc
    (以上均為平匙)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Cooksnap

你做過這道料理嗎?分享你的成品照吧!

相機和炒鍋的手繪插圖
今日菜單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發布於
極樂世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買食材用智慧,做料理是賢慧,下廚時光,讓妳賢慧又有智慧。經由掌廚,體驗美食的幸福感,烹調出一道道的美味佳餚。食材新鮮、調味簡單適當,就是一道可口美食;深度美食料理,則講究工法和料理程序,願與您分享每一份美食料理。心細,成就完美,用美味留住時間,用一顆孤獨的心, 鎖住你的匠心,才能做出一道道美食料理。「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是我們做菜呈現精華的態樣。烹調方法有:拌、醃、滷、炒、熘、燒、燜、蒸、烤、煎、炸、燉、煮、煲、燴、煨...。烹調料理,湯、菜的多采多樣,是一種種展現菜餚方式,它體現的是一個和諧之美,它們各有各的味道,但是又集於一身在這個味道裡。感覺到的,是舌尖的一種碰撞,是一種美味的融合、是一種復刻、是永續的傳承。要慢慢的去做,不然永遠都是一個工作型的廚師,要懂得進步,慢慢的去讀懂食材的原料學,慢慢去讀懂烹飪學,慢慢去瞭解烹調的美學。色、香、味、形,這是對每道菜的講究,要慢慢的吸收烹調料理美食文化,可以看書、聆聽,也可以走萬里路,這都是學習的過程和歷練。不怕你學習,就怕你沒有學習的動力。(戒空料理、圖片、內容...均歡迎自由分享下載及複製使用。)
繼續閱讀

相似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