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母親的「蒜泥白肉」~冷盤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cook_ceoleo
極樂世界

🙏#當季食材👍🇹🇼🇹🇼🇹🇼

豬五花稱之為「白肉」並非形容豬肉煮出來的顏色,而是指不加任何調味料的白煮法。加入蒜泥有其科學根據,蒜所含的蒜素與豬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會使維生素B1的水溶性轉為脂溶性,提升人體吸收力,而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10倍,疲勞時吃了可以迅速恢復精神。

附註:白肉加蒜泥有助營養吸收,淋醬油膏會掩蓋肉片鮮甜。五花肉連皮帶肉冷水下鍋,加入蔥、薑和紹興酒,大火煮開、小火慢燉,煮的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浮在水面的血沬,水滾時還要再加點冷水,保持攝氏90度的水溫,讓裡外受熱均匀。
將蒜和薑搗成泥,而不是切末或切丁。蒜「泥」白肉,打成泥, 薑、蒜才會出汁,味道才足夠,而且蒜的量要比薑多1~2倍。

復刻母親的「蒜泥白肉」~冷盤

🙏#當季食材👍🇹🇼🇹🇼🇹🇼

豬五花稱之為「白肉」並非形容豬肉煮出來的顏色,而是指不加任何調味料的白煮法。加入蒜泥有其科學根據,蒜所含的蒜素與豬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會使維生素B1的水溶性轉為脂溶性,提升人體吸收力,而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10倍,疲勞時吃了可以迅速恢復精神。

附註:白肉加蒜泥有助營養吸收,淋醬油膏會掩蓋肉片鮮甜。五花肉連皮帶肉冷水下鍋,加入蔥、薑和紹興酒,大火煮開、小火慢燉,煮的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浮在水面的血沬,水滾時還要再加點冷水,保持攝氏90度的水溫,讓裡外受熱均匀。
將蒜和薑搗成泥,而不是切末或切丁。蒜「泥」白肉,打成泥, 薑、蒜才會出汁,味道才足夠,而且蒜的量要比薑多1~2倍。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分享

預備食材

30 分鐘
4人份
  1. 豬五花肉:半斤
  2. 蒜瓣:20瓣
  3. 青蔥:4根
  4. 紅辣椒:1根
  5. 生薑:6片+磨薑泥1T
  6. 米酒:100cc
  7. 醬汁
  8. 醬油:2T
  9. 陳年烏醋:2t
  10. 白砂糖:2t
  11. 蒜泥:2T
  12. 花椒粉:1/4t
  13. 橄欖油:2T

料理步驟

30 分鐘
  1. 1

    備料:(示意圖)
    1.五花肉:洗淨/除毛。
    2.生薑:切6片+磨薑泥1T。

  2. 2

    1.青蔥:2根切段/2根切蔥花。
    2.蒜瓣:15瓣磨蒜泥+5瓣切蒜末。

  3. 3

    紅辣椒:去籽/切粒。

  4. 4

    1.五花肉連皮帶肉冷水下鍋/水必須淹沒五花肉/轉大火煮沸騰/轉小火煮3分鐘/汆燙出血水/持續撈除浮沫/撈起/以溫水洗淨/檢視是否已完全除毛。
    2.另備一鍋/五花肉連皮帶肉冷水下鍋,加入蔥.薑.米酒/加蓋/大火煮沸騰/轉小火慢燉/煮的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浮在水面的血沬,水滾時再加100cc冷水,保持攝氏90度的水溫,讓裡外受熱均匀,肉質.口感更優。
    ☆慢燉至筷子可輕易刺穿五花肉最厚部份,且無血水滲出。
    3.撈起/瀝乾/放至涼透/切薄片/擺盤。
    ☆肉湯,保留烹煮湯品。👍👍👍

  5. 5

    冷鍋/冷油/轉小火/放入煮醬汁材料/先放入蒜末爆香/放入薑末.辣椒粒.蒜泥拌勻/再放入其他材料拌炒均勻/關火。

  6. 6

    醬汁淋上白肉/灑上蔥花.辣椒粒/完成。

  7. 7

    所謂1大匙1小匙是多少?
    食品原料行有一把4支的量匙可買,以下分為:
    1大匙= 1T = 15ml(cc)
    1茶匙= 1t〈1小匙〉= 5ml(cc)
    1/2茶匙=2.5ml(cc)
    1/4茶匙=1.25ml(cc)
    一杯約=240cc
    (以上均為平匙)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今日菜單
戒空-火候熬出珍味🇹🇼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發布於
極樂世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買食材用智慧,做料理是賢慧,下廚時光,讓妳賢慧又有智慧。經由掌廚,體驗美食的幸福感,烹調出一道道的美味佳餚。食材新鮮、調味簡單適當,就是一道可口美食;深度美食料理,則講究工法和料理程序,願與您分享每一份美食料理。心細,成就完美,用美味留住時間,用一顆孤獨的心, 鎖住你的匠心,才能做出一道道美食料理。「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是我們做菜呈現精華的態樣。烹調方法有:拌、醃、滷、炒、熘、燒、燜、蒸、烤、煎、炸、燉、煮、煲、燴、煨...。烹調料理,湯、菜的多采多樣,是一種種展現菜餚方式,它體現的是一個和諧之美,它們各有各的味道,但是又集於一身在這個味道裡。感覺到的,是舌尖的一種碰撞,是一種美味的融合、是一種復刻、是永續的傳承。要慢慢的去做,不然永遠都是一個工作型的廚師,要懂得進步,慢慢的去讀懂食材的原料學,慢慢去讀懂烹飪學,慢慢去瞭解烹調的美學。色、香、味、形,這是對每道菜的講究,要慢慢的吸收烹調料理美食文化,可以看書、聆聽,也可以走萬里路,這都是學習的過程和歷練。不怕你學習,就怕你沒有學習的動力。(戒空料理、圖片、內容...均歡迎自由分享下載及複製使用。)
繼續閱讀

相似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