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酥

餐桌的幸福
餐桌的幸福 @cook_6820704

每年做ㄧ次的蛋黃酥,家人朋友喜愛。
餅皮不硬,是"酥"且"鬆"。
文末附註皮不乾的技巧以及補救方法!

蛋黃酥

每年做ㄧ次的蛋黃酥,家人朋友喜愛。
餅皮不硬,是"酥"且"鬆"。
文末附註皮不乾的技巧以及補救方法!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分享

預備食材

80分
28顆
  1. 油皮:中粉300g.無水奶油100g.水130-140ml (全脂奶粉20g,可加可不加,加了只是餅皮更香濃)
  2. 油酥低粉250g.無水奶油110g
  3. 豆沙700g
  4. 蛋黃28顆

料理步驟

80分
  1. 1

    蛋黃事先噴米酒或高粱酒(可以噴多一點),白酒之類的都行,進烤箱用160度,烤個5分,有點變色,出油就可以,這樣成品蛋黃吃起來有出油,不乾柴。放涼,備用。
    盆裡秤好300g中粉,然後加入100g無水奶油,先搓成一粒粒碎屑(不要揉,餅皮才會酥,用力揉,餅皮會硬)

  2. 2

    然後慢慢倒入水,和成團。此時要注意麵糰撥開是否有白白的,若有算是太乾,適量再加一點點水。(麵糰濕度剛好,待會延展性會很好,好擀開,也會好包。)醒個20分以上。然後拉下麵糰,看是否延展性好,如果還是偏硬,就再醒。

  3. 3

    秤好低粉,然後加入無水奶油,這個就可以揉,揉成團。

  4. 4

    將25克豆沙跟蛋黃包成一顆圓球。

  5. 5

    處理好上述,也差不多過20分了,麵糰若醒夠了,就開始分割了。我用18g的油皮,包入15g的油酥。要蓋濕布,以免水分蒸發。

  6. 6

    壓扁,擀開,成橢圓。

  7. 7

    然後捲起來。

  8. 8

    原本橫的,現改放成直的。一樣擀開

  9. 9

    捲起來,放好。要醒個10-20分.(如果ㄧ開始麵糰油水夠,這裡不需要醒到20分,約10分就很好操作了)

  10. 10

    這時來準備蛋黃液,用2顆蛋黃,加一點點玉米粉,讓液體不要太水,待會塗表面時,不容易直接流下,也能增加顏色鮮黃。

  11. 11

    看看醒好的麵糰,如果很好按壓,壓下感覺柔軟,延展性好,就可開始操作了。(以下看圖解了)

  12. 12

    擀好,要翻面包喔。(把紋路留在外層)
    (如果喜歡外表光滑無紋路,就把紋路留在內層),總之個人喜愛就好,不影響口感。

  13. 13

    包包好,再收圓

  14. 14

    刷蛋黃液,灑芝麻,進烤箱烘烤。用180度烤30分,(如果太早上色,擔心過焦,可以烤個20分後,降低溫度(約170度),繼續烤個10多分),然後再悶個5分鐘。要悶,皮才會酥。

  15. 15
  16. 16

    補充:(皮不乾的技巧以及補救方法)
    1.油皮要醒,水跟油都要夠,油皮剛開始是粗糙不光滑,第一次醒個20分,會發現變光滑了,延展性也好些,每隔10分查看下,皮會愈來愈光滑,延展性也更佳,至於幾次,不一定,外在溫度因素會影響,只要自己覺得延展性好,好擀開,即可。
    2.醒油皮的過程中,如果覺得麵糰太乾,推不開,難操作,適當的加一丁點的水(慢慢的加),揉勻(水有被麵糰吸收即可,別過度揉),繼續醒麵糰。一樣10分鐘檢查一下,柔軟,延展性好,好擀開即可。

    #姐我都說,一年就吃那麼一次,勇敢的吃,所以無水奶油一定要夠,不然不酥,但不能過頭,不然很難操作。
    #中式酥皮點心,烤完隔天皮會回軟,那是正常,無水奶油比例抓對,皮回軟後一樣很好吃!

    #這幾年烤下來的心得,每年都會微調,年紀大了,趁著還有記憶,紀錄下來,改天忘了,自己還能看。

編輯食譜
查看食譜數據
分享
今日菜單
餐桌的幸福
餐桌的幸福 @cook_6820704
發布於
沒有正規上過任何烘焙課程,只是有興趣,舉凡台式麵包,歐包,蛋糕,餅乾,甜點...,所有會的,都是自己上網找資料;影片,中英文的都看,慢慢的自我解鎖技能。另外原因,勤儉持家型,捨不得花錢,所以動手做。
繼續閱讀

相似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