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步驟
- 1
水蓮剪小段,清燙過後取出,倒入些胡麻醬攪拌均勻,再撒上些白芝麻就完成了!
相似食譜
-
麻辣胡麻醬涼拌小黃瓜 麻辣胡麻醬涼拌小黃瓜
取用市售的胡麻醬及麻辣醬再加少許的白醋及黑醋 提升味蕾的層次口感就可調配出美味的麻辣胡麻醬汁麻辣胡麻香氣的醬汁 淋在鮮脆的小黃瓜就完成這道最適合在夏日品嚐開胃的涼拌佳餚 烹調簡易不用動爐火 在炎熱的夏天宅在家也可輕鬆愉快的享用美食 訣竅提示麻辣醬的比例可依喜愛辣度的口感增加喜愛吃酸味重些 上桌前可再淋上些白醋食後感想夠味的麻辣胡麻醬汁搭配鮮甜脆脆的小黃瓜開胃又有飽足感 健康的輕食美味 sandra宅在家的幸福料理 -
-
涼拌麻醬豆腐(低醣生酮餐)(方便素)(簡單料理) 涼拌麻醬豆腐(低醣生酮餐)(方便素)(簡單料理)
#食堂好料完全不需要手藝,而且是炎炎夏日時最適合吃的,冰冰涼涼的豆腐加上引人食慾的芝麻醬香味,加上入口蔥花的微微辛辣,不知不覺每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盒了。 Sophie廚坊 -
涼拌晚香玉筍佐胡麻醬 涼拌晚香玉筍佐胡麻醬
很喜歡逛市場,尤其是規模大一些的市場,因為常會有特殊的食材出現,這個晚香玉筍出來其實也好幾年了,但是在一般市場還是不常見到,這次在台北果菜市場發現,就問了老闆料理方式,老闆也很性格的說,蘆筍怎麼吃它就怎麼吃~那就從最煎單的涼拌菜開始吧。 Viola料理師 -
麻醬拌菇絲 ♥ 涼拌菇絲 3 麻醬拌菇絲 ♥ 涼拌菇絲 3
熱到歪嘴腦殘的天氣終於轉成稍稍有食慾的氣溫,上個滋潤點的涼拌菜迎接早秋。訣竅提示♥ 芹菜可改黃瓜、青椒、胡蘿蔔。再懶一點用金針菇代替杏鮑菇。 ♥ 可加哇沙米變刺激口味,比辣椒惹味但較不上火。 貪吃橘 -
涼拌過貓兩種醬汁食譜:胡麻醬&油醋醬 涼拌過貓兩種醬汁食譜:胡麻醬&油醋醬
有些蔬菜是超市或量販店幾乎看不到,只有在市場看得到的,這種菜如果看見我很常會直接買來做。因為通常是有季節性、產量不穩定的菜,才不會在超市或量販店出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過貓,就是其中一個代表。【過貓是什麼?】我小時候被家人帶去山上露營或是玩,回程若在山腳的小餐館吃飯,菜單上常會出現「過貓」這個食材,但市區的餐館卻鮮少出現。過貓的正式名稱,叫做「過溝菜蕨」,是一種蕨菜,性喜溫溼,產季集中在夏天多雨的時節。過貓有豐富的粗蛋白、礦物質及維生素,營養價值滿高的;但同時含有對人體有毒的「原蕨苷」,由於是水溶性毒素,因此建議先燙過後再進行烹調。過貓跟龍鬚菜是長得很像的食材,龍鬚菜其實是佛手瓜的幼苗,與過貓乍看之下很像,但其實差別明顯。龍鬚菜有比較大的葉片,菜的尖端有像龍鬚一樣的細絲;過貓除了葉片較小,菜尖端仍有嫩芽外,一般蜷曲程度比較大也捲得比較堅持。摸起來龍鬚菜纖維感比較明顯有個青菜感,而過貓則偏滑一些,有種偏向但還沒到海帶那種感覺,就是會覺得這株菜是在水份多到過份的環境長大的。烹調的基本方式是先去除老莖後,川燙約30秒,放入冰水,可加些檸檬汁讓過貓顏色保持脆綠。接著要涼拌、熱炒、油炸,還是煮湯都行。吃起來滑滑的感覺大概有20%偏向秋葵那種黏液感,但儘管如此,過貓也有其澀口(咬口)感,所以有人加生蛋黃去拌,也有加美乃滋、香油等,主要是補足油脂讓口感比較滑順舒服。是說這種蕨菜我吃過最奇特的,是朋友給我的筆筒樹…我寫在過去的部落格中,有興趣可以看看。【醬汁的使用邏輯】我先自己定義一下,這篇所提的醬汁是指將其淋到食材上才算完成這道菜的調料;所以調味後另外盛一小碟,要吃的時候沾的那種沾醬/醬汁就不算內。而之所以會有這個差別,對我自己來說,很大程度是這道菜需要醬汁做最後的調味,沒有醬汁可能會失去這道菜重要的味道,例如酸、辣、鮮、鹹、甜、嗆等;或是會突顯出這道菜的缺點,例如鹹、腥、澀、乾、嗆等。這邊我發現鹹跟嗆在想引出跟想壓制的兩邊都有出現,顯然是根據想做什麼菜而會有所不同。例如泰式涼拌海鮮,在海鮮處理好後,以魚露、檸檬汁、糖為調味,加上切碎的辣椒、洋蔥、蒜頭、香菜等攪拌均勻的醬汁,與海鮮拌勻後,才算完成這道菜。又如完全不加鹽清蒸好的魚,將蒸出來的湯汁倒掉,加入用醬油、米酒、少許魚露或柴魚、水、香油,用小火略煮開後,淋在魚上,最後放上蔥花及淋上熱油激發香味,也才算完成這道菜。從上面兩個例子,我發現沒有醬汁的話菜品不算完成;而沒有沾醬,菜品應該依然能有其簡單的風味,沾醬是用來改變、結合出不同變化的方式。基於此再延伸,需要醬汁的菜品在淋上醬汁前的處理通常會比較簡單,甚至可以說醬汁本身就是這道菜品最主要或唯一的調味。因此醬汁在調製上,我自己會視想在主食材上補足的風味來進行(通常需要去除或抑制的味道,在主食材的前處理例如川燙、清洗等都會處理過了)。醬汁的調製若分成口味與口感兩個面向:口味就是常見的調味,酸甜辣鹹鮮香,千百種方式可以寫一本書了,這裡就不多提;而口感上有濃郁口感(可以煮去水份濃縮或是用勾芡增稠)、溼潤口感(調製時的液體類為主體,也可加水、油或高湯補足)、咬感(有食材口感的輔料如蒜碎、芝麻粒、洋蔥碎、蔥粒、鍋巴碎等),甚至辣/麻/嗆等觸覺都可以是口感的一環。能多吃些不同種類風味的、買到超市少見的食材,是很棒的事情,如果家裡附近有傳統市場的人,誠心建議有空多去走走,買菜的同時也問問老闆這個菜要怎麼煮。你還有吃過什麼有趣的少見野菜嗎?歡迎留言討論,或是把這篇分享給你覺得會有興趣的朋友哦~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 楊帛翰
更多推薦食譜
https://cookpad.wasmer.app/tw/%E9%A3%9F%E8%AD%9C/22600625
留言